一、裂缝修补
小裂缝处理
清理裂缝后用灌缝胶填充,利用其高粘结性和弹性防止水分渗透及裂缝扩大。
若为水泥地面裂缝,可采用环氧修补乳液涂刷后填充水泥砂浆,并进行洒水养护。
大裂缝或结构裂缝处理
需开槽清理松散部分,采用专用修补砂浆或混凝土填充,必要时加入连续级配石子增强结构强度。
二、坑洼修复方案
(一)水泥地面修补
轻度坑洼(≤5cm深)
自流平材料:适用于小面积凹陷,材料自动流平后快速硬化,2-4小时可恢复通行。
快速修补砂浆:清理基面后,按比例调配砂浆填充并压实,养护时间短且强度高。
深度坑洼(>5cm深)
切割成规则形状(正方形/长方形),凿除松散层后高压冲洗,填充掺入5-30mm级配石子的混凝土材料,需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。
(二)沥青路面修补
常规修复
切割清除损坏区域,铺设新沥青混合料时需控制油石比与级配参数以确保强度。
对于潮湿坑洞,需彻底干燥后再填充材料,否则易导致修补层脱落。
快速修复
使用铺路砖基底填充坑洞底部2-4cm,压实后覆盖沥青混合料,边缘切割对称形状以分散压力。
三、基层加固技术
若坑洼由基层松动引发,需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或石灰土进行加固处理,提升基层承载力。
四、施工注意事项
基面处理:必须彻底清理松散物并湿润基面,避免修补后空鼓。
材料配比:严格控制水灰比,过量水分会导致强度下降或开裂。
养护要求:修补后覆盖薄膜保湿,高温时缩短开放时间(2小时可通行),低温需延长至4小时以上。
环境限制:雨雪天禁止施工,环境温度建议在5℃-35℃之间。
五、材料选择建议
速凝修补剂:流动性高、操作简便,适用于应急修补,固化后抗压强度可达C40以上。
环氧基材料:适用于需高粘结力的区域,但成本较高。
传统砂浆/混凝土:经济性好,适合大面积修复,但需注意级配石子清洁度。
通过以上方法结合基层状况评估,可有效延长修补后路面的使用寿命。
扫码关注更多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