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防水体系设计原则
1.结构自防水为基础
采用抗渗混凝土(P6-P8等级)作为主体结构,配合膨胀剂或纤维添加剂提升抗裂性能;
2.多道防线组合防护
形成"结构自防水+柔性防水层+排水系统"三重防护体系,实现刚柔并济的防水效果;
3.重点部位强化处理
对桩头、后浇带、穿墙管等关键节点设置附加防水层(≥500mm宽)并进行密封处理。
二、防水施工核心步骤
(一)基层处理
混凝土基面需打磨至平整度≤3mm/2m,含水率<9%后方可施工
阴阳角做成R=50mm圆弧或45°坡角,裂缝处凿V型槽填充环氧砂浆
(二)柔性防水层施工
1.卷材铺贴
底板采用空铺法(搭接边满粘),立墙满粘法施工
SBS卷材热熔焊接,高分子卷材使用配套胶粘剂,搭接宽度≥100mm
2.涂料施工
聚氨酯涂料分3遍涂刷,每遍厚度0.5-0.8mm,总厚度≥2mm
桩头及接缝处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,延伸至结构外150mm
(三)关键节点处理
部位 处理要点
后浇带 增设同材质附加层,两侧预埋止水钢板,浇筑前清理界面涂刷界面剂
穿墙管 采用法兰套管+遇水膨胀橡胶圈双重密封,周边500mm范围附加防水层
外墙收口 卷材上翻至散水标高以上300mm,顶部用金属压条固定并密封7
三、排水系统配置
1.主动排水
沿地下室周边设置环形排水盲沟(Φ200HDPE穿孔管
最低点设置集水井(容积≥1m³),配备双泵自动排水系统
2.被动防潮
墙面安装电渗透防潮系统,脉冲电压驱动水分子向外迁移
地面铺设排水板(凸点朝下),引导渗水至排水沟
四、质量控制要点
1.施工期间地下水位需降至作业面以下500mm
2.每道防水层完成48h后进行闭水试验,水位下降≤2mm/24h为合格
3.柔性保护层施工前,防水层表面需铺设4mm厚PE膜隔离层
五、常见渗漏维修方案
1.点渗漏:钻孔注浆(环氧树脂或丙烯酸盐)后表面涂刷渗透结晶涂料
2.结构裂缝:沿裂缝开槽埋设注浆管,压力灌注聚氨酯发泡止水剂
3.穿墙管渗漏:剔除原密封材料,重新安装橡胶止水环并填充密封膏
注:具体方案需结合渗漏检测报告制定,维修后需进行72h持续观测。
扫码关注更多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