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置条件检查
1.基面处理
防水卷材铺贴前需确保基层无空鼓、开裂,阴阳角处做成圆弧角(直径≥50mm),桩头等节点完成聚合物砂浆找平及渗透结晶处理。
2.附加层铺设
在管道根部、后浇带等部位需加铺500mm宽同材质附加层,采用湿铺法先行处理并通过闭水试验后方可覆盖混凝土。
二、混凝土浇筑工艺
1.浇筑顺序控制
采用“先低后高、分段分层”方式,底板防水层浇筑应从最低处开始,立面施工由下向上推进,避免卷材位移。
2.工艺参数要求
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0-120mm,骨料粒径≤20mm,避免冲击损坏卷材;
保护层厚度≥40mm(底板)/≥20mm(顶板),钢筋保护层厚度需≥50mm;
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,间距≤300mm,插入下层深度50-100mm,单点振捣时间20-30秒。
3.特殊工艺节点
预铺反粘卷材:浇筑前需揭除表面隔离膜并撒水泥粉隔离,直接与混凝土粘结形成复合防水体系;
热熔法卷材:需冷却至常温(≥2小时)后再浇筑,避免高温导致粘结失效。
三、后期养护要求
1.养护周期
浇筑后12小时内覆盖塑料薄膜,洒水养护≥14天(冬季采用覆盖养护),终凝前完成2-3次抹压。
2.防破损措施
保护层强度达1.2MPa前禁止踩踏,运输车辆需铺设缓冲垫层,振动设备严禁直接接触防水层。
四、风险控制要点
风险类型 防控措施
卷材剥离 自粘卷材需辊压排气,热熔卷材搭接边二次烘烤密实
渗漏隐患 浇筑前复查所有接缝密封情况,桩头处嵌填聚硫密封膏
冷缝形成 单次连续浇筑长度≤30m,间隔时间≤2小时
施工完成后需按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08-2011)进行48小时蓄水试验,重点检查后浇带、变形缝等部位。
扫码关注更多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