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面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棘手问题,其中施工因素往往是导致渗漏的主要原因。针对这一现象,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水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:
基层处理:
屋面基层必须平整、坚实、无起砂、起皮及开裂等缺陷。
防水涂料与基层应紧密相连,确保粘结牢固,防止“串水”现象。
排水设计:
屋面应有合理的分水和排水设计,确保檐口、檐沟、天沟、水落口等排水通畅。
涂膜防水层应避免长期泡水,以防粘结力降低和防水性能丧失。
防水涂料选择:
根据屋面规范中的防水等级,选择适当的防水涂料品种和防水层厚度。
涂膜防水层应在现场通过二次加工形成,确保质量。
结构选择:
优先选用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屋面。
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时,预制板缝内应浇筑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的细石混凝土,并掺入微膨胀剂。
附加层铺设:
在天沟、檐沟、檐口、变形缝、泛水、穿透防水基层的管道或突出屋面连接处等关键部位,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。
水落口周围应作密封处理,并加铺两层附加层。
材料质量:
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涂料。
施工前进行现场抽检,并注意保管方法与使用期限。
涂布操作:
防水涂膜应分层分遍涂布,确保干燥成膜后再涂布下一遍。
胎体增强材料铺设时,应刮平排除气泡,确保上下涂层粘结牢固。
施工细节:
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薄涂多遍,避免流淌、堆积现象。
涂料应浸透胎体,覆盖完全,不得发生胎体外露。
查明原因:
发现涂膜防水层渗漏时,先查明原因,根据渗漏程度和范围制订技术措施。
修补方案:
制订修补方案时,考虑屋面结构的安全性和分水与排水走向。
对裂缝进行治理或堵漏,待结构稳定后再治理防水层。
多道设防:
采取多道设防、多种防水材料复合使用的技术方案。
新旧搭接缝部位采取密封处理和增设保护层措施。
修复范围:
修复范围比原有渗漏的周边各扩大150㎜。
防水材料及其防水层的厚度与原设计标准相当,加铺胎体增强材料,适当增加涂刷次数。
基层处理:
维修部位的基层和新旧搭接缝部位应干净、干燥、平整。
达不到干燥要求时,可采取“喷火法”烘烤,确保粘结牢固。
通过上述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,可以有效减少屋面渗漏问题的发生,并及时修复已出现的渗漏问题,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。
扫码关注更多精彩!